当您的企业超过50人,靠Excel和人情维系的传统管理方式肯定是行不通的。“管人的艺术,本质是让组织活得像一支军队,却拥有家庭的温度。” 人力资源就相当于一家公司的发动机,如果配的是拖拉机的发动机,则只能跑20迈。如果配的是飞机的发动机,则可以跨越洲际距离探索无限可能! 管理的一切根本在于人,当管理人的体系建立起来,其实就是发动机机制建立起来了,就可以去解决供应链问题,解决研发问题,这就相当于是内化的过程。 一、人力资源管理痛点
6方面挑战: 信息分散不好找 HR掌握大量员工信息,比如基本档案、薪资绩效等。这些数据信息分散在不同文档、表格中,格式不统一,查阅困难且更新滞后易出错。 招聘流程费精力 职位发布→接收海量简历→人工筛选→安排面试,整个招聘流程走下来,周期长、效率低且招聘信息无法实时同步。 人事调动处理慢 传统纸质流程耗材高,审批流程长,人工处理流程繁琐。遇上同一时期人事调动人数过多的情况,HR会分身乏术。 绩效考核难度大 传统的绩效管理方式通常缺乏科学性。绩效考核的评估方式单一,绩效核算繁琐,导致工资核算难度大。 薪酬核算易出错 薪酬核算涉及考勤、绩效、社保、补贴等多项复杂规则。靠HR人工计算,容易算错算漏,影响员工薪资发放,甚至引发信任危机。 人才决策凭感觉 靠传统Excel从数据里挖到有用结论,对于HR显然是一个脑力活。即便能分析出来,也可能全凭主观经验,决策科学性存疑。
二、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路径 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在于“先聚人,再成事,后分享”,通俗讲就是:用好人、打好仗、分好钱。通过夯实人才基础、高效执行战略、科学分配价值,驱动企业持续增长,最终形成“人才→执行→价值”的闭环管理体系。 1 用好人:构建人才标准与任职资格体系 用人标准是企业开启财富基因的密码,所有难题都是从怎么选对人开始,所谓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。通过精准化人才评估体系,可以告诉老板哪个人可以干掉,哪个人可以保留,做到人尽其才,拥有好团队,才能服务好客户。 双向确认:公司和上岗人动态确认是否能胜任和是否愿意从事该岗位工作,双赢才是赢; 四维标准:从“基本条件、行为素质、知识技能、价值观”明确岗位要求; 人岗匹配:精准用人,通过数据化评估、绩效数据等多维度分析,实现人岗精准匹配; 动态调整:定期复盘岗位需求与员工能力差距。例如,某制造企业在自动化转型中,将部分操作岗转为设备运维岗,并通过培训实现平稳过渡。 2 打好仗:战略共识与绩效协同体系 人才不能放任使之懈怠,将能力转化为战斗力,激活就是价值。 战略共识:对齐目标,上下同欲; 规则至上:制定并遵守规则,依法依规完成岗位工作,杜绝人为干涉干扰,确保每个岗位成员都在正确的轨道上,形成合力才能事半功倍; 绩效管理:对企业所有任务项进行目标化管理,员工时刻清楚自己的工作任务及衡量标准,并在完成时点实时兑现奖罚结果,完成了奖励,完不成扣罚,实现绩效考核全过程管控; 薪酬核算:多种工资计算方式,包括标准工资、计件工资、立项奖、奖罚、津贴、保险等,实现薪酬的自动计算和发放,减轻HR工作难度,避免人为错误和人为干扰。 3 分好钱:价值创造与分配激励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:让每个员工成为价值创造者,让没有能力和贡献的人有情退出,甚至被无情淘汰。活力与压力是高绩效组织战斗力的来源。 价值创造:构建一体化应用平台,使企业各相关利益均为独立的价值创造点,各价值创造点相互尊重价值、认同价值、交换价值,构成以企业为中心的价值星系,密切服务于内部业务和战略目标; 复利成长:做重复的事情自然熟能生巧,形成复利,复利是企业潜在的最大利益;独立的岗位具有生命力,随持续完善而成长,最终成为一个企业亮点; 自我管理:通过确定责权利边界,让在岗者自己决策,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,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;这是最高境界、最低成本、最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管理方式; 建设目标:工作岗位变得简单明确,让在岗人员能轻松胜任;简化流程、优化组织、增强满意度;提高效率,构建强大人力资源竞争力,近者悦远者来! 从“用好人”筑基,到“打好仗”攻坚,再到“分好钱”共赢,WIMS为企业提供了一条从人才到价值的增长路径,“优秀的公司满足需求,伟大的公司创造人才。”唯有以人才为起点、让战略有支点、让激励有杠杆,企业才能在竞争中持续领跑。